晉江東華吳氏

           東華村系屬晉江市深滬鎮,又名東后,古稱東富后、東湖后。東華就在東湖旁邊,故有名為東湖后,簡呼東后。至于東富后一名,只在軍事地圖上標有『東富厚』皆因部隊軍人聽錯,東富和東湖諧音之誤。現用村名的由來與海外華僑的殷殷關切之情密不可分。據說抗日戰爭爆發之前,東華華僑常回鄉探親,旅菲華僑施維輝僑胞回鄉,感到整個寮內各母鄉都愛冠『華』字,因此他建議將東后改名東華,得到鄉人的贊同。『東華』之名從此沿用至今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東華村是個雜姓聚居村落,最早是明代陳姓來開基,當時有陳、李、曾、吳、莊、吕、顏、蔡等姓。后其他各姓隨着變遷,紛紛往外搬遷,有的另擇新居,有的投靠同姓。村現有人口一千五百余人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魯東公派下裔孫,數典未忘,先賢元搭宗長首建宗祠于澄坑村。道丘、道俊、道良兄弟肇基東湖(東扶后),已歷三百九十余載,人丁興旺,發展亦具規模,敦宗敬祖乃裔孫之孝道,1997年歲次丁丑春,經聚議共襄,倡建東華吳氏宗祠,立獲海內外族親一致擁護,慕風而動。更蒙旅菲宗賢永年宗長,慷慨奉獻百萬巨資。內外鼓舞至深,齊心協力,共謀籌建宗祠事宜。經于1997年歲次丁丑荷月,擇地啟土興工。旋于1998年歲次戊寅桂月告竣。祠貌古樸典雅,雕梁畫棟,金碧輝煌,光前裕后,其方興未艾。擇于2001年歲次辛已良月舉行落成典禮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東華吳氏旅居菲律濱、香港及東南亞等地的華僑人數據不少,他們和鄉民們血脉相連,共同關注家鄉的發展繁榮。僑親們為了村中的交通建設傾資改造,為東華的經濟發展鋪平了發展的道路。他們對家鄉經濟建設也起到了帶動的作用。而村民也充分利用村裏優越的地理環境和便利的交通條件,投資興辦了服裝、織造、印染等多種企業和對外加工貿易行業,促進了村中全方位的迅猛發展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對待傳統文化和現代教育,東華村人也從不忽視,不容懈怠。1960年,由東華旅外華僑集體捐資的小學東華小學,是晉江唯一的一間華僑小學。此后菲僑施至鬥、吳永年兩位先生還陸續捐建東華小學,為家鄉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、葉飛親自題寫『東華學校』、『東華校園』,使這所僻居海濱鄉村的普通小學頓時名聲躁起。這是對東華文明的肯定和贊揚,也是對海外僑親回報桑梓的一種激勵。

        如今,東華村的面貌煥然一新:布局 新穎,色彩靚麗的住宅區替代了原先房屋低矮破落的陰影;高大挺拔的廠房鱗次櫛比;各式各樣的交通車輛經常在寬敞的道路上揚塵而過。東華村處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。